迈科期货早评精要 2020.12.31 | ||
品种 | 观点 | 操作建议 |
股指 | 昨日三大期指收涨,IF主力合约报5115.8点,上涨有1.29%,IH主力合约报3575.8点,上涨1.48%,IC主力合约报6248点,上涨0.88%。现货方面,昨日两市总成交8649亿,年终结算收尾,指数权重受光伏、锂电扩产消息影响大幅上涨,沪深300、上证50、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纷纷创出新高,上证收涨1.05%,但市场中位数上涨为0%,两极分化依然存在,指数部分新高成交量没有配合放大,预计今日年度最后一个交易小幅震荡为主。板块上,新能源车、光伏仍占据市场主线,军工板块持续走强,有望成为跨年行情的主力。昨日光伏、新能源车等板块的反包体现了机构资金聚集的加剧,热点并没有持续切换到超跌科技板块,暂不会有因为风格切换而造成的指数动荡。技术上,创业板指的大涨主要由少数权重股带动,并非普涨,分时量能显示市场追涨意愿不强,沪深300、上证50、创业板指、国证1000出现日线顶背离共振,短期做多力量不继,操作以规避风险为主,减仓应对。 | IF、IH回调做多思路,无量冲高则多单逐步兑现,缩量回踩箱体上沿则多单逐步加回,目前缩量新高,多单部分兑现;IC震荡区间左侧操作,2101合约6165-6490点,6165处多单部分兑现。 |
贵金属 | 贵金属短线震荡略有走高,美黄金上周在1860美元/盎司获得短线支撑后,上探1910附近遭遇压力位,短线于1870-1890之间窄幅震荡,关注突破情况。美白银上周下探25.2美元/盎司获得短线支撑后,本周仍在反弹,关注27.0-27.2一线压力。缺乏持续性影响因素是导致价格短线表现震荡的原因。本周初特朗普签署疫情刺激抒困法案,市场偏暖情绪只持续了很短时间,因为前期市场已经对此有充分预期。后期影响贵金属价格走势的主要是疫苗有效性以及影响的经济增长预期。如果后期证实疫苗有效以及经济增长预期继续持稳,在通胀预期上行情况下,金银价格有上行动力,预计白银因为商品属性预计表现偏强。 | 暂保持回调短多思路,关注短线震荡区间突破情况,国内注意规避节假日风险。 |
黑色 | 成材方面,gg数据显示建材产量下滑5.02万吨低利润的抑制仍然存在,热卷产量小幅增加1.1万吨近几周基本持稳,库存本身进入累库的时间段较晚因此目前供应压力并不凸显;需求端,如期下滑,gg口径下的表需水平降46.85万吨,结合本周成交以及南方降温的现实预计今日ms表需降至350万吨水平以下,螺纹库存在本周或下周开始累库,卷板材需求关注今日公布的PMI数据情况,库存今日数据将见拐点(gg数据显示螺卷皆开始累库);节后最后一个交易日关注PMI以及ms供需数据公布是否会出现共振的利好/利空引发盘面剧烈波动。整体看短期偏弱震荡持续,后续关注螺纹4170以及热卷4380附近支撑有效性。铁矿方面,发运短期放量,1月初到港压力将至,预计本周开始连续累库,短期供应偏松迎来价格偏弱的时间窗口;需求端,刚需变化幅度仍小后续重点关注下游补库情况,目前仍是有补库需求但春节晚节奏上并不急,价格调整后预计下游买盘能够有效支撑价格;工信部关于缩减粗钢产量的说法暂无进一步细则,有两点问题:一方面是如果要求2021年开始要求粗钢产量下降这与实际需求相悖,在需求增量以及新增产能投产的情况下如何施行还有很大疑问;另一方面,如果不急于执行,碳排放顶点计划在2030年,所说的粗钢同比下降是否执行时间上比较靠后,那对久期较短的商品可能影响不到;因此对于这个说法建议暂不过度交易,这个提法和短期现实有较大差距,等待细则出台后再进行评估。整体看,供应阶段性冲击确定的情况下近期表现偏弱运行,后续关注底部支撑以及补库需求的释放。焦炭方面,焦企利润继续走强。第十一轮提涨吨100元落地,部分钢厂已接受上涨。去产能持续进行,太原4.3米焦炉360万吨焦化产能关停进行中,共360万吨焦化产能,届时2020年太原去产能任务1100万吨全部完成;新增产能共420万吨产能已出焦,但部分新焦炉仍未满产;需求端,库存高位,产量小幅上涨,受去产能影响小,钢厂补库力度稍有减弱,库存减量明显。焦煤方面,安全生产排查严格,山西省公布2020年化解过剩产能关闭退出煤矿,涉及产能超2074万吨。进口端,蒙煤通关量维持300-400车,澳煤无法通关。需求端,焦炭产量受年底焦炉集中淘汰下降,剔除淘汰产能利用率高,利润较好有支撑。整体来看,焦炭供需两旺,去产能执行较快的情况下,短期供应偏紧格局保持不变;焦煤受安全检查以及蒙古疫情影响供应偏紧。 | 期货:短期抛空,中长线看好后续关注企稳后的做多机会思路不变,最后一个交易日减仓规避风险为主;做空05焦化利润、做多05螺纹盘面利润头寸继续持有,关注螺纹05-10正套机会(价差50附近,长期持有)。 期权:观望。 |
油脂油料 | 机构维持巴西大豆产量预测数据不变,仍为1.3亿吨,而阿根廷大豆产量数据下调100万吨,为4700万吨。美豆出口强劲叠加南美天气情况不佳,美豆暴涨逼近1300美分,大连盘油脂重新大幅上涨。马棕12月产量及出口继续利好去库存,棕油表现略强于豆油,同时环保限产及豆粕胀库导致上周油厂压榨量降至188万吨周比降6%,豆油库存短期降至100万吨以下基本无悬念,南方豆油现货供应趋紧,菜油库存仍保持低位,油脂下方支撑坚实,预计整体将保持高位偏强运行。但12月份以来油脂涨至高位后成交持续清淡,及阿根廷劳资双方达成一致,罢工结束,或增加市场波动频率。 | 单边继续维持中期回调买入策略不变。 |
白糖 | 糖阶段性的主要的压力在于:首先市场仍在消耗陈糖的库存,截止11月底国产糖广西的库存有20万吨,云南30万吨,去年同期基本为0。其次,进口量增加,截至今年年底,全年食糖进口量同比增150万吨左右,11月进口糖数据超预期。并且今年糖浆进口数量也较去年增加75万吨。再加上新糖上市的压力,使得糖价较其它的农产品涨幅小,但这些压力逐渐消化后,糖价交投重心也将逐渐转移到价值回归的逻辑上。时间来到12月底,广西主产区已经几乎全部开榨,榨季生产进入高峰期;与此同时,8月份开始食糖进口连续放量,并于10月份达到88万吨的高峰,国产糖叠加进口加工糖供应,加上低价进口糖浆的冲击,观望情绪浓厚。但进口利润的减少将使得来自于进口的供应压力逐渐减弱。短线压力释放后仍有摸高的动能。 | 元旦将至,建议适当减持,多单持有。 |
棉花 | 北半球棉花上市速度加快,南半球棉花陆续播种。短期,宏观复苏及流动性支撑棉价,需关注疫苗接种情况及产业链需求端变化对行情的影响。2021年关税调整方案,暂定关税固定税率起征点及税率均较上年再度调低,将利于进口。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数据,截至12月25日,全国新棉累计销售量225万吨,同比提高31%。纱布企业反映近期询价数量增多,下游普遍为来年开春备货,高支纱需求旺盛导致价格涨幅较大,局地反映市场波动导致买家积极性有所减缓。内外棉价差延续高位,进口棉和进口纱需求乐观,据海关数据显示,2020年11月中国棉花进口量20万吨,同比增加81.8%;进口棉纱17万吨,同比增加7.7%。棉花中短期给出谨慎观点,长期价格交投重心有望震荡上移。 | 棉价接近近年来交易密集区,此处实盘压力较重,建议短空思路对待或暂时观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