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风险情绪缓和,全球主要股市回升
【主要金融市场报价及简评】
【周二全球股市多数上涨道指大涨逾220点】
周二全球股市多数上涨,美国股市大幅收高,道指大涨逾220点,纳指劲升2.27%。欧洲股市在连续两个交易日大涨后下跌,亚太股市收盘全线上涨,日经225指数涨0.2%。
周二美国股市大幅收高,道指大涨逾220点,纳指劲升2.27%。美国股市周一因总统日休市,周二恢复正常交易后跟随全球股市上涨。
截至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222.57点,报16196.41点,涨幅为1.39%;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30.80点,报1895.58点,涨幅为1.65%,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98.45点,报4435.96点,涨幅为2.27%。
【周二人民币即期随中间价跌近200点暴涨后回吐压力较大】
周二(2月16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随中间价下跌192个基点,报6.5136,创1月7日以来最大跌幅,回吐昨日部分涨幅。交易员称,人民币暴涨后回吐压力较大;在对一篮子货币稳定下,国际美元反弹人民币亦会出现调整;因经济基本面短期未见明显改善,随着企业陆续上班,购汇需求渐显,人民币料仍承压。
【周二美元指数上涨0.24%受股市回升和冻产协议支撑】
周二(2月16日)美元指数上涨0.24%,最新报96.9025,因美股回升且世界主要产油国之间达成的冻产协议支撑投资者风险偏好。
主要产油国沙特和俄罗斯之间达成协议的消息发布后,油价最初飙涨,但协议内容只涉及将产量冻结在1月水平,且需要其它主要石油出口国参与进来才能生效,这拖累油价下跌。
该计划还面临伊朗没有参与谈判,并一意孤行要增产这一主要障碍。
美元兑日元下跌0.6%,报113.84,逆转了稍早的涨势。周一美元兑日元上涨逾1%。在上周四触及15个月低位后,美元兑日元已经上涨逾3%,因股市和油价的反弹令投资者的紧张神经略微放松下来。
【国内财经要闻】
【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创历史新高】
中国人民银行16日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51万亿元,创单月历史新高。业内人士认为,虽然这种“井喷”状况难以持续,但全年信贷增长仍可能达13万亿元,信贷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将增强。
【1月金融数据放天量 投资“挑梁”稳增长】
昨日,央行公布2016年1月金融数据,大多高于预期。其中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51万亿元,创下单月纪录新高;M2增速上升到14%,创18个月新高;社会融资规模(下称“社融”)增量为3.42万亿元,分别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多1.61万亿元和1.37万亿元。
2009年金融危机救市时,单月最高投放量是3月的1.89万亿, 1月为1.62万亿,远低于这次的2.51万亿。
在此刺激下,A股昨日应声大涨,沪指涨幅达到3.29%,重回2800点上方。
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的多名人士认为,面对动荡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经济持续的下行压力,稳增长仍是当前主题,信贷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有所加强,流动性释放和稳增长将继续发力。
同日,央行等八部委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强货币信贷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近期,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态称,一旦经济真的出现滑出合理区间的苗头,该出手时我们会果断出手。
发改委投资司司长许昆林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当前背景下合理有效的投资十分必要,要理直气壮地抓投资。
【拨备覆盖率或动态调整有望释放5万亿信贷空间】
2月16日,有境外媒体关于“国务院正在考虑降低银行坏账拨备覆盖率”的消息不胫而走。当前经济下行周期中,若“降低拨备覆盖率”新政落定,将能成为继摘掉银行头顶的存贷比“紧箍咒”之后,逆转银行业不良贷款持续激增与利润增速下滑局面的又一把“亮剑”。
根据报道,有些大型银行已经用120%的拨备覆盖率做2016年预算。如果这一调整落实,这意味着目前银监会规定的拨备覆盖率将由150%降至120%。业内对这一消息看好,认为下调拨备覆盖率要求有利于商业银行在经济下行周期实现利润与风险的平衡,有利于为商业银行“松绑”,将对银行盈利能力具有正面影响。动态调整拨备覆盖率符合宏观审慎的监管政策要求,有利于保持金融体系的稳定。
根据银行人士的测算,如果将拨备覆盖率降至120%,可腾出利润空间7646亿元,如果按照70%的比例计入资本,可补充资本金5352亿元,按10倍扛杆计算,可支持5.35万亿元左右的信贷规模。
【国外财经要闻】
【中国12月减持美债184亿美元至10个月新低】
美国财政部周二发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显示,中国12月持有的美国国债-184亿美元,至1.25万亿美元,创10个月新低。日本12月持有的美国国债+224亿美元,至1.12万亿美元。
根据TIC报告,美国12月国际资本净流入-1140亿美元,前值-32亿美元。美国12月长期资本净流入-294亿美元,前值+314亿美元。外资12月净卖出美国国债+359亿美元,前值-384亿美元。
【德国2月ZEW经济景气指数仅为1.0创一年半来最低水平】
德国智库ZEW周二(2月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德国2月ZEW经济景气指数仅为1.0,降至一年半以来最低水平,因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剧,以及全球经济前景黯淡。
具体数据显示,德国2月ZEW经济景气指数仅为1.0,创下2014年10月以来最低水平,高于市场预期值0,但远低于前值10.2;德国1月ZEW经济现况指数为52.3,为2015年2月以来最低水平,低于市场预期值55.0,更低于前值59.7。
据ZEW研究部门负责人Sascha Steffen表示,全球经济隐约出现放缓迹象,同时油价下跌带来的后果仍不确定,这些都对ZEW指数造成了压力。
德国2月ZEW经济景气指数之所以大降,部分是由于中国及其他新兴市场经济放缓对德国出口继续构成压力,以及难民涌入对德国社会构成严重挑战。但德国智库IFO曾表示,难民的到来会增加政府支出,从而对经济形成提振。
ZEW日内表示,全球经济放缓和油价下滑带来的不确定性打压经济预期,鉴于这些情势发展,信用违约风险上升的疑虑已然推动欧洲银行业者的股价及债券价格下跌。
日内ZEW公布的另一项数据显示,欧元区2月ZEW经济景气指数为13.6,远低于前值22.7。
【英国1月CPI同比上升0.3%创一年新高】
英国国家统计局周二(2月16日)公布数据显示,英国1月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达到12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从而预示着英国的物价水平可能已经从2015年的低谷中复苏,但英国的通胀率仍远不及英国央行预期。
具体数据显示,英国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升0.3%,为2015年1月以来最高水平,符合预期,前值上升0.2%;但是1月CPI环比下降0.8%,降幅高于预期0.7%,前值为上升0.1%。1月CPI环比之所以下降,部分是由于圣诞节后,机票价格的大量打折。
英国国家统计局称,1月CPI之所以上涨,主要是由于食品和能源价格下降幅度比起一年前有所减缓,以及服装价格的小幅上涨。
英国目前的CPI同比虽然有所上升,但已经连续两年低于英国央行的2%目标;英国2015年全年的CPI几乎持平,创下1950年以来最低水平,相比之下,2014年全年英国CPI增长1.5%。
英国央行曾表示,英国2016年全年的通胀预期都会低于1%,同时2018年之前难以达到通胀目标,而这是由于全球油价下跌、英镑之前走强、以及薪资增长缓慢的影响。
数据同时显示,英国1月核心CPI同比上升1.2%,升幅不及预期值1.3%和前值1.4%;2月核心CPI月率下降1.0%,降幅高于预期值0.8%,前值为上升0.3%。
对全球经济走弱以及股市大幅下跌的担忧,可能会对英国本就温和的经济复苏造成影响;目前几乎没有经济学家认为,英国央行会在2016年底前加息。
金融市场甚至认为,英国央行加息还要等待更久,甚至有可能被迫将利息降至已经是历史最低值的0.5%之下——这一利率已经保持了连续7年。
小结:超卖因素导致避险情绪缓和,风险资产回升,美股和美元指数均出现上涨,贵金属价格大幅下跌。中国昨日公布的1月份信贷数据大幅回升,这或许意味着短期政策的乏力,这有助于中国经济短期稳定,但1、2月份经济数据要到3月份发布,所以短期对中国经济的悲观情绪或有缓和,有助于金融市场稳定,但不能扭转,需要近一个月左右的持续关注。
宏观及贵金属研究小组
迈科期货研究部
本报告仅作参考之用。不管在何种情况下,本报告都不能当作购买或出售报告中所提及的商品的依据。报告是针对商业客户和职业投资者准备的,所以不得转给其它人员。尽管我们相信报告中资料和资料的来源是可靠的,但我们不保证它们绝对正确。我们也不承担因根据本报告操作而导致的损失。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方式转载。
© 2016年 迈科期货经纪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