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前十五大矿山铜企业前三个季度累计生产铜产品790.2万金属吨,同比上升0.42%;单就第三季度来看,铜产品总产量同比下降4.06%,环比下降3.49%。2025年第三季度产量数据表明,全球铜矿供应结束了上个季度的温和增长态势,在多重意外因素的冲击下进入收缩区间、供应端呈现出明显的紧张局面。
第三季度全球铜产量下滑的核心驱动并不是计划内的维护或战略调整,而是一系列集中的、突发性的重大运营与安全事故:印尼Grasberg矿区的泥石流、智利El Teniente矿区的安全事故、以及Kamoa-Kakula矿区的矿震与淹井事件构成了本季度最主要的减产冲击。其中,Kamoa-Kakula事件的持续影响尤为显著,导致其归属产量同比暴跌约38.7%,是拖累全球总产量的最关键单一因素。此外,部分矿区也面临矿石品位自然下降、选矿厂计划外检修等传统运营挑战,进一步限制了产量的释放。
综合来看,2025年第四季度的全球铜矿供应将处于一种 “弱势修复” 的状态。一方面,计划内检修的结束和新产能的爬坡将推动产量从第三季度的低谷中反弹;但另一方面,重大事故的“后遗症”与普遍存在的品位问题,将严重制约修复的幅度和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