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万得通讯社报道,随着全球电气化进程加速,主要经济体的电力需求预计将会上升。必和必拓据Ember、世界银行以及洛伊研究所的数据整理分析的报告称,2024年至2035年间,预计到2035年将增加500太瓦时(TWh)的电力消耗量。
整体而言,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力消费国,其用电量预计将从10,059太瓦时降至9,956太瓦时。美国的用电需求将保持在约4,401太瓦时,大约足以为超过20亿辆特斯拉Model 3充电。印度的用电量将从2,055太瓦时跃升至2,385太瓦时。日本的用电量将从1,022太瓦时下降至954太瓦时。印度尼西亚的用电量将翻倍,从373太瓦时攀升至711太瓦时。
人均GDP的增长是推动预计用电量增加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因为随着经济增长,居民有能力购买更多消耗电力的技术产品。
随着数字经济加速发展,以及生成式AI日益深度融入商业和日常生活,支撑这些技术的物理基础设施正经历一场变革性的爆发式增长,预计到2030年,美国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或将增至四倍。
如今,数据中心约占美国总电力消耗的4%。但预计到2030年,在算力、存储需求和AI模型训练空前增长的推动下,这一比例将升至12%。从绝对值来看,美国数据中心的能源需求将从2025年的224太瓦时跃升至2030年的606太瓦时。
为满足这一预期需求,可能需要投入5000亿美元用于新建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并大幅扩展发电量、电网容量和水冷系统。仅生成式AI一项就可能要求新增50至60吉瓦(GW)的基础设施。
自2007年以来,美国的电力需求一直相对稳定。但这种稳定局面在未来几年可能会被打破,仅数据中心的增长就可能导致到2030年占所有净新增电力需求的30%至40%。与典型的电力负荷不同,数据中心的需求是持续不断、高度密集且呈指数级增长的。这些设施通常全天候不间断运行,停机时间极少,并且在降低用电量方面几乎没有灵活性。
铜的重要性铜卓越的导电性使其在整个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从高压输电线到家庭布线和电动汽车,无处不在,是输送电力的基石。目前,国际铜价徘徊在历史高点附近。

随着各国扩建电网并扩大清洁能源规模,对铜的需求必将急剧上升。必和必拓预计,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的铜用量可达传统发电方式的5倍,而电动汽车的铜用量则高达内燃机汽车的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