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9月10日消息,2025年9月9日,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更新了其关键矿产清单,将列入清单的矿产数量增加至54种,这些矿产均被视为对美国经济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这一举措为特朗普政府可能于10月公布的232条款调查最终报告及潜在关税措施铺平了道路,预示着全球金属市场可能面临新一轮的贸易动荡。
此次清单更新体现了动态调整的特点。铅、银、钾盐、硅、铼和铜等六种矿产被新增列入清单,而碲和砷则被移除。这种调整反映了全球生产和贸易格局的变化:例如,由于力拓公司从2022年开始从其犹他州铜冶炼厂回收碲,美国进口依赖度下降;而砷的移除则是因为秘鲁取代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生产国。尤为值得关注的是铜的入选,美国虽然是铜精矿的净出口国,但在精炼铜方面高度依赖进口。尽管政府暂缓了对精炼铜立即加征关税的计划,但此次正式将其列为关键矿产,大大提高了从2027年开始逐步加征关税的可能性。白银的入选则基于一个“高影响、低概率”的假设场景——墨西哥停止对美出口。
USGS采用了一套更为精细化的评估方法,通过分析1200多种供应中断情景对402个具体行业的影响来衡量关键性。基于矿产的行业为美国经济贡献超过4万亿美元,任何单一矿产的供应中断都可能产生连锁反应,从半导体到国防系统,削弱生产能力和技术领导力。其中,钐因其在制造dao弹、航天器以及搜索和导航仪器中的不可替代性,被列为最关键矿产。其他位列前十的关键矿产还包括镥、铽等稀土元素,以及镓、锗和钨。这些矿产大多已受到中国某种形式的出口限制,凸显出中美在关键矿产领域博弈的加剧。
面对如此众多的潜在关税目标,市场难以准确为每一种金属的关税风险定价。此前仅精炼铜的关税威胁就足以触发金属向美国的大规模转移,但对于清单上的其他工业金属(如镍、锡、锌和可能的铅)以及铂、钯、银等兼具投资属性的金属,市场尚未出现类似反应。花旗分析师指出,钯和银目前的定价仅包含2-3%的关税溢价(相对于非美国价格),这与已加征50%关税的钢、铝、铜产品相比明显过低。此外,美国商务部已对俄罗斯未锻造钯的潜在倾销行为发起调查,使其成为下一个贸易打击的高风险目标。
关键矿产对美国及西方国家的威胁具有双重性:主导生产国既可以限制供应,也可以向市场大量倾销以打压竞争对手。因此,特朗普政府必须在利用关税促进国内生产和避免进一步加剧供应紧张之间取得微妙平衡。与覆盖所有国家和几乎整个产品链的钢铝关税不同,对铜采取了更精细的差别化策略,这表明针对种类繁多的关键矿产,解决方案可能需要同样量体裁衣。然而,特朗普总统最终是否会采纳这种细致入微的方式仍是未知数。无论与否,全球金属市场都必将迎来更多的关税动荡,无论市场是否已为此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