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服务专线 : 400-029-4008  资管业务专线 : 400-029-2118 公司总部| 北京| 上海| 深圳| 杭州| 大连| 青岛| 陕西| 河南| 成都| 厦门| 广东| 惠州| 夜盘值班报单电话
研究资讯 > 新闻资讯

通胀趋缓、就业承压:美国关税令美联储陷“两难”

作者:迈科期货 来源:wind 2025-06-13

香港万得通讯社报道,在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的背景下,美联储正面临货币政策上的双重挑战。一方面,关税推动商品价格上涨,削弱了降息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关税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正在削弱企业信心与消费需求,反而加强了降息的必要性。

目前为止,美联储更倾向于关注通胀上行风险,自2023年12月以来一直维持联邦基金利率在4.25%至4.5%之间。不过,随着更多迹象显示通胀温和、就业市场走软,联储的政策重心可能即将发生转变。

通胀压力低于预期,关税影响暂未显现

数据显示,尽管5月财政部征收的关税总额比2月增加了约150亿美元,相当于消费者商品支出的3%,但通胀水平仍出人意料地温和。例如5月服装和新车价格不升反降,作为典型的“关税目标”品类,这种趋势颇为反常。

经济学家推测,部分企业可能通过提高运费等方式“隐性转嫁”了关税成本,或通过牺牲利润维持价格稳定。而更大的可能是美国供应链的抗压能力比疫情初期已有显著提升。无论是哪种原因,目前的价格数据未能显著体现关税带来的输入型通胀。

按年率计算,5月消费者价格指数上涨2.4%,远低于市场对关税引发通胀激增的担忧。核心服务类通胀也从去年12月的4.5%降至5月的3.5%,其中航空票价下滑、租金涨幅回落是主要推动力。

如果不考虑关税,美联储已几乎完成其通胀治理目标。其偏好的个人消费支出物价指数(PCE)目前处于2.5%-2.6%之间,过去三个月的年化增速更是低至1.3%。在这样的通胀趋势下,维持高利率的逻辑正在被侵蚀。

劳动力市场出现裂缝,加剧降息呼声

如果说过去美联储坚持按兵不动是因为“就业强劲”,那么现在的劳动力数据开始打破这一论点。自今年1月以来,美国失业率每月小幅上升,累计上升0.25个百分点,若趋势持续,第四季度可能触及4.6%。

表面上看,5月新增就业13.9万个,似乎依旧稳健。但历史经验表明,就业数据在衰退前期往往会被后期大幅下修。ADP近期数据显示,5月私营部门仅新增3.7万个岗位,大幅低于预期,进一步加剧市场对就业市场疲软的担忧。

此外,近两周首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显著上升,表明联邦政府以外的裁员正在增加。相比去年9月失业率加速上行、引发“技术性衰退”预警,目前的趋势虽尚不至于惊慌,但足以引起美联储的警觉。

关税既压制需求,也可能削弱消费力

更复杂的是,关税带来的经济效应是双向的。一方面,企业为应对不确定性可能减少招聘、削减支出;另一方面,如果关税最终确实推高物价,则将直接侵蚀居民购买力,进而对就业构成二次冲击。

尽管共和党提出的财政刺激法案可能在年内带来一定增长动能,但面对持续存在的贸易摩擦与货币政策滞后效应,这一刺激作用仍存在极大不确定性。

当前联邦基金利率水平比美联储自身设定的“中性利率”高出0.5至1.5个百分点——在通胀降温、经济增速低于潜力水平的环境下,这种限制性立场或已不再合时宜。

政策转向渐近,美联储需调整表述

虽然美联储不太可能在下周会议上立刻采取行动,但其政策前景与措辞有必要发生调整。尤其在经济逐步验证美联储九个月前降息路径的合理性之际,联储可以在维持利率不变的同时,释放更强的“鸽派”信号,以稳定市场预期并为未来灵活调整留足空间。

交易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