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万得通讯社综合报道,12月16日,股债跷跷板效应持续,债市继续上行,10年期国债活跃券(240011)收益率一度逼近1.70%关口,截至发稿,至1.7140%。
截至上午收盘,国债期货全面上行,30年期主力合约涨0.59%,10年期主力合约涨0.21%,5年期主力合约涨0.11%,盘中均创历史新高。此外,2年期主力合约涨0.04%。
30年国债ETF(511090)、30年国债指数ETF(511130)分别收涨1.01%、0.99%,领涨债类ETF。
机构:无风险利率下行
天风证券表示,上周10年期中债国债收益率下行幅度达到17.7bp,上次5个交易日如此大幅度的下行,还要追溯到2020年疫情初期和2018年4月份中美贸易摩擦初期。对比历史,利率快速下行同期,利差上行占比较高。快速下行后,信用债收益率、利差继续下行占比更高。
对于无风险利率,天风证券对10Y国债的判断为1.5%-1.7%,3-5年中短端未来预计将达到1.3%-1.5%。考虑信用利差,按照资金面宽松、市场没有信用风险及流动性担忧的极致演绎,短端和中长端的利差可能均会逼近2024/8/5中长端的利差,AAA等级信用利差可能均会回落至5-20bp之间。
招商证券表示,利率从快速下行到进入盘整阶段的触发因素包括:1)稳增长政策出现超预期加码。比如9月24日开启的一揽子稳增长政策加码,使得利率短期不再下行,而进入调整。2)央行关注债市交易风险,机构面临的债市交易监管趋严。比如8月7日交易商协会对部分农商行启动自律调查。3)股市上行给债市带来短期压制。比如9月24日至10月8日股市走强;2023年8月28日降低印花税,利率不再继续下行。4)经济数据改善。2024年3月中下旬开始公布1-2月经济数据,伴随出口、通胀数据较好,A股走强,利率短期不再下行,在低位波动加大。5)货币宽松利好兑现后,机构短期集中止盈。
市场对于货币宽松政策预期较强,但是降准和降息政策还未落地;经济数据平稳恢复,上周五公布的信贷和社融数据并未超预期,宽信用还需等待;交易型机构或许存在适度止盈,但是农商行本轮仍有欠配,因而难以出现集中止盈。综合来看,引发当前债市阶段性调整的力量相对不足,当前利率或仍有下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