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好转,铜市迎来反弹之路
本周铜市经历了库存持续大增的考验,不过价格低位持稳,伦铜几乎一直在4620美元波动,而周末,随着中国PMI数据意外反弹,铜价开始尝试回升。而沪铜在本周比价和升水同时回升,期价虽然保持在36500下方不足500点波动,但一串小阳线,止跌回升的势头明显。考虑到即将进入9月旺季,下游备货需求有望展开,价格进入季节性反弹之路。
本周被称为超级周,因有多个重要宏观数据出台。首先就是中国8月制造业PMI数据。上月中国官方制造来PMI为49.9,为连续两月重新回到荣枯线下方,最重要的是,7月民间投资大降,新增贷款几乎全为房地产贷款,这让国内信心降到极致。但数据出来,8月官方制造业PMI50.4,较上月反弹了0.5个百分点,这也是20个月的高位,这让市场大大松了口气,考虑到9月将迎来旺季,接下来了段时间数据或不那么差。房地产投资在7月已大幅拐头,但其净增幅仍然处于去年以来的高位,房地产新开工率超过30%,仍在一定时间内稳定投资,当然总体格局偏弱,市场信心偏空的基本格局不会改变。金融市场本周重点关注美联储对加息的最新信号。最近两周来美联储官员频频发表鹰派讲话,口头引导加息预期,导致美元指数在触及94美元的数月低位后强劲反弹。在杰克森霍尔召开的全球央行行长会议上,叶伦表态温和,仅仅说数据较前几个月在好转,加息的可能性提高了,但未提及任何实际的指标或时间表,其实上她什么也没说。而美国8月ISM制造业指数仅为49.4,较7月大幅下降,笔者认为,美元强势及原油低位等已经损及美国工业生产,美联储确实很难有加息的动力。本周末将公布8月非农就业数据,市场非常关注这一数据,但如果不是非常意外的暴涨暴跌的话,对于提示美联储加息时间仍无意义。联储在12月有一定的加息可能,且加息的节奏非常缓慢这一基本判断仍然不会改变。从美元指数看,多数时间在97-94之间波动,既反映了其它主要货币持续放水,相对美元弱势,又反映了美元不急于加息。因此笔者认为金融市场流动性保持宽松的基本格局也会长时间维持。另外,原油本周出现暴跌,油价从48美元跌到43美元,反映了冻产炒作结束。目前沙特、伊朗、伊拉克等国都否认冻产,且美国页岩油恢复增长,以当前油价的高位,冻产根本不可能达成,因此原油可能长期在40-50美元宽幅波动,短线的暴涨暴跌可能对商品略有影响,但趋势性影响不大。因此,本周随着重要数据出台,原本的利空压力很可能大幅减轻,金融市场情绪迎来阶段性反弹。
铜市场本周受到每天库存大增的压力,一直波澜不惊,到周四,伦铜库存已超过30万吨,本周增加了四万吨,自7月以来则总共增加了10万吨,这应该是自7月以来消费淡季过剩的集中体现。考虑到8月以后随着铜价逐步下跌,比价持续回升,出口条件转差,笔者认为伦敦库存持续增加的空间也有限。而国内上周库存已开始减少,本周现货升水逐步扩大,进口亏损收窄到200元,现货流向将重新转向国内。整个8月,国内消费受环保限产影响,G20限产等诸多影响,不过消费较7月还略有回升,属于淡季的正常情况,而本周G20限产进入最严格的阶段,下周限产结束,且国内将进入旺季。下游在月末结束之后,采购也开始活跃起来,估计已开始逐步备货。 尽管最新数据缺乏,但7月铜消费并不差,环比6月的峰值虽有明显下降,但铜材产量较去年同期却增长近10%,汽车、空调等产量同比去年增长都超过10%,宏观数据差,实际需求好的格局延续,所以有理由相信8月消费后移叠加旺季效应迎来9月消费较强的反弹。不过偏弱的宏观格局下消费维持旺盛的信心缺乏,后续时间空间的预期都不高,进入四季度,精铜产量释放及消费减弱的阴影将始终压制市场。
技术上看铜价进入强支撑区后持稳超过一周,特别是沪铜连续低位小阳线,显示积极姿态,但持仓一直维持在51万手的极端低水平,上涨动力仍不足。考虑到 最近两周库存持续大增,铜价仍能持稳,持仓又降至低无可低的水平,一旦重新增仓,有望推动价格强劲反弹。长期图表上看,伦铜4500-4600是近一年的低位,支撑很强,容易止跌反弹,但5000美元则是年内三重顶,要想突破同样不易。结合基本面马上进入旺季,但整体供应格局仍是向过剩发展的预期,铜价有可能仍然被限制在4600-5000之内波动。操作逢低买入,为旺季备货,反弹压力位在38500-39000区域。
迈科期货
201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