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支撑金属维持强势
本周基金属继续维持强势,供应端减少预期炒作较强的锌、镍等持续创出新高,铜缺乏供应端支撑,但需求端支撑体现,加上央行放水预期及补涨效应等,伦铜增仓持稳,技术形态仍然保持强势,但下游消费疲弱,矛盾加剧,铜价在重要压力关口之下争夺,方向不明。
本周金融市场整体维持偏强格局,美股持续创出新高,因近期一系列经济数据都反映美国就业稳定、房地产持续增长,经济增长在二季度重拾动力,而英国脱欧造成美元加息预期推后,美国进入经济增长、货币宽松的蜜月期。本周英国意外未降息,随后欧洲央行也维持关键利率和购债规模不变,但均表态随时准备好各种刺激手段,日本也表示将安排20万亿日元的刺激措施,因此虽然放水暂时失约,其预期并未改变。另外上周末土耳其发生未遂政变,虽然在数小时内结束,但给欧洲大陆的政治、社会稳定增加了新的压力,欧洲已呈现内忧外患之势,政治稳定对资本的吸引力越发显现,美元、人民币在本周持续走强。抛开各国央行变化不定的政策不说,经济增长乏术、债务负担严重,央行放水的大趋势难以改变,越来越多的国债加入负利率队伍,资产泡沫化趋势也难以改变。国内方面,在6月主要经济数据公布之前,降准呼声很高,但数据出台,显示社融暴增,M1与M2分道扬镳,民间投资继续大幅跳水,事实已经说明放水政策全面失败。最近两周央行频频实施MLF操作,也说明不会再有降准出台。另外本周新华社发文提示楼市风险,而6月以来多个二线城市已收紧楼市政策,多宗土地拍卖因超过限价而流拍,表明从市场到政策,房地产的这波反弹已全面转向。此外,本周东北特钢债务违约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债务人想要债转股,债权人想要进入破产清楚程序,这是一个典型事件,集中反映了债务风险、债转股政策的不可行性、管理层在去杠杆、去产能与维持稳定之间无法选择的困境。受到数据疲弱和房地产风向转变的影响,国内股市本周持续下跌,国内商品市场炒作热情或也有所降温。
基金属维持稳定,一方面,中国以外流动性充裕的基本格局维持不变,另一方面数据显示基金属在上半年出现全面的供应短缺情况。世界金属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5月全球铜供应短缺4.8万吨,锌供应短缺5.2万吨,锌供应短缺4.26万吨,铝供应短缺40.8万吨。其它如国际铜研究小组、国际铅锌研究小组等研究机构也都给出了供应短缺的数据。国内方面,中国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中国精铜产量68.6万吨,环比微增,上半年累计产量同比增长7.6%,精铜进口30万吨,上半年累计进口同比增长23%,而同期交易所库存保持平稳,说明上半年表观消费量增长惊人。尽管这与我们的草根调查不符,但说明上半年消费增长好于预期,或许令市场重新评估全年的供需平衡预期,对铜价确实产生支撑作用。但另一方面,中国消费自6月以后已转入淡季,且一个月以来见证库存增长超过10万吨,三季度受全国大面积水灾和淡季的双重影响,估计消费环比下降明显,应该看到更多的库存积累。从现货市场结构看,铜价在7月交割后转入贴水,本周废铜电铜价差扩大到4800元的极端高位,进口亏损也扩大到800元以上,沪铜持仓也回落到61万手左右的低水平,说明现货压力在持续加大。因此现货市场本身在三季度逐步转向过剩,不支持价格持续上涨,但对流动性炒作预期以及中国预期好于预期有一定的重新定价需求等原因,价格支撑也得到提升。这种矛盾或令铜价继续维持窄幅波动,等待基本面矛盾重新积累,寻找新的方向。
技术上看铜价已站上60周线,整体的震荡上行格局维持,伦铜持仓在本周大幅增加,目前已达35万手,其上行动力仍较强,但周布林上轨在5100元,5000元上方作为上半年的重要压力位仍然存在,短线看,整数关口下已经维持了一周多时间,力量已经逐步转弱,而沪铜持仓下降也说明多头意愿减弱。如迟迟不能突破,铜价将回落,目前周线布林轨道走平,36500下方的技术支撑很强,铜价或维持近期的窄幅震荡格局。操作上,由于基本面偏空,背靠39000少量持空,突破止损,下方空间亦不大,以区间震荡思路对待。
迈科期货
2016-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