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价低位持稳但宏观担忧不减
上周特朗普宣布重启对华加税,贸易战升级,引发金融市场全面下跌,本周暂时没有新的利空,市场紧张情绪释放,铜价连续小幅回升。不过技术上看伦铜跌破去年以来的低点,可能进一步向下寻找支撑,而中美对抗升级的担忧并无缓解,面临新的加税威胁,下游买盘缺乏信心,尽管中期来看我们认为随着铜价降至低位下游会逐步开始为旺季备货,进一步的下跌空间不大,但现货矛盾并不突出,宏观空头气氛下,铜价可能仍偏弱震荡,确认下方支撑情况。
上周五特朗普宣布将在9月1号对中国输美3000亿商品加征10%关税,中方随后宣布停止农产品进口,周一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跌破7,周二美宣布中国为汇率操纵国。据部分机构预测新加税部分可能拖累GDP0.15-0.2个百分点,但全面的影响可能超过0.4个百分点。加税的不确定性必将导致对美出口再出现剧烈下滑,此外中美争端长期化的预期越发强化,严重影响企业投资,下半年出口、工业投资大幅放缓的可能性极大,连带对就业及消费支出带来拖累。中国被列为汇率操纵国后,美方可能实施的制裁措施包括中国的私人企业赴美融资受阻、企业美元结算受限等。说明美已在为对华制裁从贸易、科技向金融领域扩散做准备,双方对抗升级,贸易战前景进一步恶化。白宫表示仍希望与中国达成协议,且暗示与中国采购美农产品相关,但这种极限施压和出尔反尔的态度相信已令中方失去信心,对抗长期化和9月加税的预期笼罩市场。
央行政策方面,中国央行表示将维持货币松紧适度,不以房地产作为刺激短期经济的手段,这说明中央对经济下滑的容忍度提高,放水预期减弱,不过为缓解出口压力,汇率有控制的适度贬值已在路上。美联储在7月降息25个基点后,极力淡化进一步降息的预期,表示这只是一次预防性降息,未来仍关注于经济数据,不认为进入降息周期。但中美对抗升级后,全球经济前景预期进一步恶化,本周又有三国央行积极降息,特朗普严厉批评强势美元,白宫表示希望本年降息至少75个基点。或许特朗普也在为中美贸易战再升级做准备,市场对联储9月继续降息的预期又开始升温。另外,市场相信英国已在准备硬脱欧,英镑汇率持续下跌。多种担忧情绪推动核心国债收益率持续下降,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降至三年低位,德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已至-0.56%。经济愈弱,流动性愈强的矛盾之下,宏观情绪也震荡不安。
经济数据方面,中国7月官方及财新制造业指数环比微升,但仍处荣枯线下方,说明制造业稍稍企稳,美国7月ISM制造业指数录得三年最低水平,德国7月制造业PMI指数再创新低,显示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中国7月出口同比增加10.3%,进口增加0.4%,贸易顺差扩大,数据大幅好于预期,不过仍不改变下半年出口减弱的预期,特别是关注9月加税新的利空威胁。
铜的现货方面,价格急跌后逢低买盘开始体现。伦铜持仓增加一万手,沪铜一度增仓至64万手,国内贸易升挺升水信心较强,本周现货保持升水50元以上,现货进口盈利较大吸引进口买家,港口提货溢价涨到67美元。另外废铜惜售情况严重,精废价差收窄到3800元,粗铜加工费低于1300元,废铜及粗铜加工全面亏损。价格结构显示现货的支撑越来越强。需求方面,目前仍为淡季,除7月大型电缆企业订单环比回升外,其它领域需求仍弱,空调厂放假,汽车、电子及出口下滑,铜杆、铜管、板带企业开工率都较6月进一步下调。展望四季度,电网和基建投资加速,去年同期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大增,推动施工保持高增速,投资需求有望较上半年增长,抵消汽车、消费品和出口的下滑,用铜需求并不过分悲观,旺季仍有环比增加预期。目前虽然市场情绪悲观但铜淡季累库并不明显,这与今年炼厂干扰较大以及废铜退出有关,交易所库存和保税库存合计85万吨,较年初基本持平。据SMM统计7月国内精铜产量75万吨,环比增加3万吨,但累计同比微降,其预计粗铜加工亏损令8月精铜产量较7月微降,不过三季度中国进口精矿充足,炼厂生产基本不受影响,产量还是会维持增长。科达尔科宣布丘其卡马塔炼厂的复产将推迟到11月,下半年贡献精铜产量的一个重要力量继续缺席。如果铜价持续低位,未来新增供应压力不会很大。其它的供应干扰消息还有,嘉能可宣布其在刚果的木坦达矿关闭两年,今年铜产量将由去年的20万吨减少到10万吨,秘鲁的港口罢工已导致国内一半精矿产量无法出港,不过这些干扰暂不影响精铜现货供应,只是作为明年供应紧张的背景板,为铜价提供中期支撑。
经验上看,废铜退出后,精铜的消费替代增加,铜价往往难以继续下跌,目前废铜紧张已超两个月,支撑越来越强,时间逐步转向9月旺季预期,通常下游会利用淡季逢低备货,从盘面也看到低位略有增仓,但反弹减仓,说明暂时没有追高意愿,在现货支撑增加,但供需矛盾并不很突出的情况下,铜价仍受宏观情绪的影响较大,考虑到9月加税风险,近期可能维持低位震荡,等待升水和库存给出更明显的信号。技术上看,伦铜跌破今年的低点,下方支撑在5500美元,沪铜受汇率影响滞跌,2017年低点45000区域为近期支撑,建议下游观察情况逐步寻找逢低补货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