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开打,国内信心缺乏持续暴跌
本周贸易战恐慌及国内流动性紧张继续主导国内金融市场,市场恐慌情绪扩散,汇市股市商品集体下跌。有色金属全面暴跌,伦铜在周初跌破6500美元后加速下跌,周五最低达6200美元,显示恐慌加剧。伦铜一个月时间内连续下跌超过1000美元,短线超跌严重。不过主导因素在中美贸易战的发展,特朗普仍在威胁扩大征税范围,是利空出尽还是新一轮利空袭来?市场缺乏信心,仍谨慎对待。
本周随着美国对华加税即将正式执行,国内恐慌情绪加剧,股市汇市持续暴跌。按计划6日美国对中国340亿美元商品征收25%的惩罚性关税实施,中国对等加税自动实施。央行的研究显示如果互相加税500亿美元,对中国GDP增长造成0.2%的影响,之前特朗普曾威胁中国如果报复,他将要求对华加税规模扩大到2000亿美元,笔者认为当前国内市场是按对2000亿美元商品加税来预期的。如果没有进一步的行动,或许利空出尽,迎来修复期。但周五有消息称特朗普接受记者采访表示“首先是340亿,两周后是160亿,然后我们有2000亿待定关税,2000亿之后我们还有3000亿待定关税。好吗?所以我们有500亿+ 2000亿 +近3000亿。这只是对中国”,所特朗普事实上又进一步追加了贸易战的威胁。国内本已内忧深重,贸易战规模扩大意味着新一轮利空打击,必然进一步打击资本市场信心,加剧资金逃离和股市的螺旋下跌。
面对贸易战造成的恐慌国内已提前应对,本周定向降准实施,释放7000亿流动性,上周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例会删除了保持汇率合理稳定的措辞,增加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提法,另外银行系统表示监管部门窗口指导,银行对股票质押的强平要上报审批。本周新一届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部署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央行多官员发声,一是表示去杠杆不会一刀切,二是有信心保持人民币汇率合理稳定,三是股市已到价值投资区。本周股市汇率都出现短线暴跌后的暴拉,说明救市工作已开始运作。另一方面,去杠杆防风险的动作仍在继续。上周爆出国开行棚改货币化安置结束,改为实物安置,而且项目审批权上收总行,上半年的棚改进展减慢。另外传闻发改委要求房企停止在海外借债,虽然此事被否认,但无疑反映高层对人民币汇率下跌,海外借债存在汇率风险的担忧。总体来说,去杠杆导致国内资金紧张,已造成投资放缓,棚改货币化安置结束更意味着下半年房地产投资压力加重,而贸易战进一步打击经济和出口,人民币贬值预期强化,加速资金逃离,进一步造成国内流动性紧张,并引发股市螺旋下跌。管理层已高度重视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并着手稳定流动性,后期流动性紧张的情况会有所缓解,也可能会有其它的稳经济措施逐步出台,虽然困难重重,但目前仍不认为会发生严重的流动性冻结和金融风险。当然,贸易战美方是否继续扩大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主要风险。
美国同时也在对其它三十多个国家发起关税制裁,多数国家都已经同等加税报复。不过本周美国提议与欧盟汽车相互零关税,或可看成美国与其盟国本次贸易争端的解决路径。如果互不相让,大面积的贸易战爆发,对全球经济的拖累就会非常强烈。
铜市6月以来持续大跌,对贸易战的担忧主导近期走势。现货方面,6月中下旬淡季效应已体现,下游订单减少出货困难,本周随着价格大跌下游逢低补货积极性增加,电铜销售放量,铜杆销售火爆。废铜对电铜价差收窄到5300元,废铜价格优势消失,消费重新转向电铜。伦敦库存连续快速下降,现货保持轻微升水。截至周五,沪铜进口亏损大幅收窄到200元,现货较9月贴水200元,说明现货压力已大大减轻。不过当前宏观利空主导的行情中,价格结构仍全面贴水,还谈不上支撑力。从消费角度看,7月仍处淡季,下游缺乏信心,只是逢低补货,难以指望买盘持续。我们仍然认为只要不出现贸易战失控和金融风险,下半年终端消费仍比较平稳,随着废铜退出市场,供应不存在明显的过剩压力,不支持进一步大幅下跌。消息面,BHP与埃斯孔迪达铜矿工会的谈判目前仍无进展,工会要价坚持,铜价大跌必然导致谈判困难增加,不过目前还不能认为罢工可能性增大。本周铜市另一重要事件是国内投机大户集中平仓,这也是造成两天两千元暴跌的直接原因。从可见头寸看,投机大户的多头持仓已大部分离场,平仓风险可能已基本释放,而保值席位平空翻多的力度明显加大,暗示消费买盘开始进场,不过截至周五沪铜总持仓仍为67万手的极低水平,说明仍然缺乏买盘,价格支撑未见。总体来说,宏观利空主导,加上消费淡季,现货支撑仍不明显,弱势未完。
技术上看铜价跌破6500美元,6500-7300的区间失败,中期趋势已转向下跌,下方可靠的形态支撑在6000美元。短线看,伦铜已急跌1000美元,技术上严重超卖,随时可能产生反弹,而6500美元转为近期反弹压力。加上宏观不确定仍很大,建议高位空头谨慎持有,但不追空,中线多头则继续等待。
迈科期货邓宏
2018/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