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洗钱宣传
反洗钱事关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事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时也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2024年11月8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以下简称“新《反洗钱法》”),自2025年1月1日起实施。它的颁布进一步推动我国的反洗钱工作全面、持续、有效地与国际标准接轨,体现了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下反洗钱工作的人民性与专业性。
新《反洗钱法》主要有哪些变化
1扩展法律适用范围和目的
除了预防洗钱活动,还增加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安全,以及预防恐怖主义融资活动。
新《反洗钱法》第一条:为了预防洗钱活动,遏制洗钱以及相关犯罪,加强和规范反洗钱工作,维护金融秩序、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安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2明确反洗钱工作原则
新增了反洗钱工作应当贯彻落实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决策部署,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监督管理体制机制,健全风险防控体系。
新《反洗钱法》第三条:反洗钱工作应当贯彻落实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决策部署,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监督管理体制机制,健全风险防控体系。
3明确风险为本的监管理念
新法将“风险为本”的监管理念制度化、法律化,要求金融机构合理分配合规管理及风险控制资源,科学评估不同组织机构、业务、客户和交易等所面临的洗钱风险,并采取差异化反洗钱措施。
新《反洗钱法》第四条:反洗钱工作应当依法进行,确保反洗钱措施与洗钱风险相适应,保障正常金融服务和资金流转顺利进行,维护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
金融机构应当履行哪些反洗钱义务
新《反洗钱法》第六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金融机构和依照本法规定应当履行反洗钱义务的特定非金融机构,应当依法采取预防、监控措施,建立健全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履行客户尽职调查、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反洗钱特别预防措施等反洗钱义务。
新《反洗钱法》赋予单位和个人哪些权利
新《反洗钱法》严格保护金融消费者的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明确规定因履行反洗钱职责或义务获得的客户相关资料和信息受法律保护。
新《反洗钱法》第七条:对依法履行反洗钱职责或者义务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信息、反洗钱调查信息等反洗钱信息,应当予以保密;非依法律规定,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
新《反洗钱法》保障金融消费者的正常金融服务和资金流转,并要求反洗钱措施与洗钱风险相适应。
新《反洗钱法》第四条:反洗钱工作应当依法进行,确保反洗钱措施与洗钱风险相适应,保障正常金融服务和资金流转顺利进行,维护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
新《反洗钱法》第三十条要求,金融机构不得采取与洗钱风险状况明显不相匹配的措施,保障与客户依法享有的医疗、社会保障、公用事业服务等相关的基本的、必需的金融服务。
新《反洗钱法》建立了洗钱风险管理措施的异议申诉渠道和救济机制。
新《反洗钱法》第三十九条:单位和个人对金融机构采取洗钱风险管理措施有异议的,可以向金融机构提出。金融机构应当在十五日内进行处理,并将结果答复当事人;涉及客户基本的、必需的金融服务的,应当及时处理并答复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