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钱听起来似乎离我们很遥远,但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近年来,留学生这一群体被不法分子盯上,稍有不慎就容易落入洗钱陷阱,沦为“洗钱的工具”……
留学生该如何避免误入洗钱骗局?常见的洗钱套路有哪些?今天,带大家进一步了解不法分子是如何利用留学生进行洗钱。
常见四类洗钱陷阱
01
诱导私下换汇
不法分子会在各个平台上发布诱人的低价汇率,诱导留学生进行私下换汇,利用留学生的银行账户将非法资金进行转移。
02
提供高薪职位
不法分子通常在招聘网站或社交媒体上发布高薪职位,吸引留学生申请。而后要求留学生开设银行账户,并利用该银行账户洗钱。
03
通过电信诈骗
不法分子通过电信诈骗等方式,将非法资金转移到留学生的银行账户中,并要求留学生将这些非法资金再转移到其他账户中,进行洗钱。
04
利用商品代购
不法分子打着商品代购的名义,让留学生代购奢侈品、化妆品等商品,将非法资金汇入留学生的银行账户,利用该账户进行洗钱。
洗钱套路可谓是花样百出,大家不妨再通过以下两则真实案例,看清不法分子常见的洗钱手法。
案例一
2020年,多名在韩中国留学生通过网络找到某化妆品公司的采购兼职工作。公司首先向其个人账户汇入一笔数额不少的钱,让其采购少量化妆品,随后以采购单出问题为由,让当事人取出大部分钱,连同化妆品交予另一陌生人,剩余的少量钱则作为报酬。购物结束几天后,留学生发现自己所用的银行卡被冻结,并遭到韩国警方调查,这才幡然醒悟很可能遇到了骗局——不法分子假借招募代购的名义,将赃款汇入留学生账户。
案例二
小莉(化名)在英国一所大学读研,2017年9月入学后加入一个私人换汇微信群,群友大多有用人民币兑换英镑的需求。2017年11月,她应一个同学请求帮对方私下换汇:与不同的人接头领取现金,再用自己的英国银行账户把钱分别汇入换汇人的英镑账户。自认为不是太大的事,小莉一连帮过几次,多的时候能领到几万英镑现金,拿到钱就往不同账户汇款,有人几百、有人几千,其实小莉自己并未收到任何“好处”。不料,2018年3月左右,小莉再次从接头人手里拿到现金时,却被英国警方带到警察局,因为“洗黑钱”被起诉。
如何避免掉入洗钱陷阱
所谓防骗先识骗,在认清常见洗钱陷阱后,大家好需做到以下几点:
01
提高法律意识
不代他人进行资金接收、划转等金融交易,如收到大量没有明确来源的现金,应立即向当地执法部门或相关机构举报,以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
02
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安全
不向他人出租、出借、出售个人银行账户、身份证件、手机号码等个人基本信息。
03
避免使用非法途径进行货币交易
避免通过非法渠道进行货币交易,如黑市兑换、私下换汇等,应该选择合法的金融机构或外汇交易平台进行货币交易,避免涉及非法交易的风险。
来源 | 北京反洗钱研究